黏结剂之功能在于填充粉末间的孔隙,以降低金属粉末间之摩擦力,使射料具有流动性而得以射出,但在胚体成形后其任务已完成,必须予以去除。由于金属粉末比例相当低,胚体在去除黏结剂之过程中可能会塌陷、变形或破裂,所以脱脂必须采缓慢且渐进的方式,也因为如此,大部分之黏结剂都有二至五种成分,每一种成分之功能不同,脱脂方法也不尽相同,第一种成分为主黏结剂或称骨干黏结剂(backbone binder),其功能为结合粉末,这些主黏结剂多为高分子塑胶如聚乙烯(polyethylene,PE)、聚丙烯(polypropylene,PP)等。另一主要成分为填充剂(filler),其主要之功能在于填充粉末间的孔隙并使射料具有低黏度,此成分通常是黏结剂中比例最高者,最常使用的石蜡(paraffin wax,PW,C20H42~C40H82).另一常用的成分为偶合剂(coupling agent)如硬脂酸(stearic acid,SA),其官能基与粉末表机能形成键结,此可加强黏结剂与粉末间之结合力,改善胚体之强度。此外,有时可添加微量之塑化剂(plasticizer),以降低射料之黏度,这些微量之添加剂有时亦可降低胚料与模具间之黏著力,使脱模容易。
将这些不同之黏结剂混合后的材料具有多个熔点,如下图为含有聚丙烯、石蜡及硬脂酸之黏结剂的热差曲线(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-etry curve,DSC curve),此曲线显示混合后之黏结剂系统仍具有各个单一成分之熔点,但温度比单一成分时稍降,此表示黏结剂各成分间有少量之互溶现象发生,但各成分仍大致保有其原有之特性。下图则为此黏结剂在氮气中受热分解时之重要损失曲线(tremogravimetric curve,TGA curve),由此图可知此黏结剂之分解属分段式的,每个单一成分各自在其特定温度范围内分解。相对地,若黏结剂成单一成分,则很容易在某一窄小之温度范围内因急速大量分解使胚体产生起泡、破裂、塌陷等缺陷,所以大多数之业者均使用多成分黏结剂。